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婚姻家庭纠纷 >> 文章正文
本案探望权能否通过诉讼实现?
阅读选项: 自动滚屏[左键停止]
作者:俊宏 彬彬  来源:  阅读:

  【案情简介】:

  黄某与唐某于2001年2月2日登记结婚,次年生一子黄林林。2007年10月,黄某诉讼离婚,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协议:一、原、被告离婚;二、婚生子黄林林随被告唐某生活,原告黄某探望黄林林时被告唐某给予方便。调解书生效后,黄某探望黄林林时遭唐某多次阻拦,黄某遂于2008年1月再次诉至法院,要求明确其行使探望权的具体方式及时间。

  【意见分歧】:本案在处理过程中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该调解书未明确原告行使探望权的时间及方式,存在错误,原告应申请再审撤销调解书.

  第二种意见认为,原告应依据生效的调解书申请执行,由执行法官在执行过程中对其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及时间进行确定;两种意见均主张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三种意见则认为,调解书虽未明确原告行使探望权的时间及方式,但相关法律规定,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故黄某可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如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院应予以支持。

  【评析】:

  笔者赞同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首先,本案不具备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民诉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只有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才可以申请再审”。本案中的调解书显然不具有上述两种情形,故黄某不可以申请再审;其次,本案亦不能进入执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八条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应当符合的条件之一:“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本案中的调解书仅载明了“原告探望子女时被告给予方便”,至于探望的方式、时间、地点等内容并未明确,故不具可执行性,原告申请执行存在障碍;第三,黄某第一次诉讼请求是解除双方婚姻关系,而本案的诉讼请求则是子女探望权行使问题,两者显属不同的法律关系,故本案通过判决或调解方式解决探望权纠纷与前者并不冲突,亦不导致前者调解书无效;且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2)款明确规定:“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婚姻法解释(一)第二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此,本案第一次诉讼时当事人未就子女探望权行使方式及时间进行协议,黄某可就该问题单独诉讼寻求救济。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点击排行
·2009年山东省律师事务所..
·2009年度济宁律师事务所..
·邓玉娇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在..
·办理住房公积金授权委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
·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山东..
·许霆案一审判决书
·长期未提供劳动的,双方..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