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姐姐的她,在8000元好处费的诱惑下,指使亲弟弟顶替自己冒险参与运毒;作为母亲的她,竟然教唆尚未满十八周岁的亲生儿子也参与其中,不惜付出沉重的代价。2月16日,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以运输毒品罪,依法判处主犯竟非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判处从犯竟岗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判处从犯伍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未成年人被抓供出亲人
2011年4月1日7时许,一年轻人来到礼州车站,在该站进站口因形迹可疑被民警挡获,随即被带到了公安值班室进行盘查。此时,年轻人随身背在身上的挎包引起了民警的高度警觉,按照惯例民警对挎包进行了开包检查。
“经检查,我们在你携带的挎包里查获的两砣用黑色塑料纸包裹的物品是什么东西?”民警对年轻人询问道。年轻人浑身发抖,低头不语。在强大的法律攻势下,年轻人最后承认包裹内的可疑物是毒品。并交代,准备把毒品带到眉山去,还有一个舅舅与他结伴同行,现在舅舅跑了。
因案情重大,年轻人被带到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据民警了解:年轻人名叫伍某,差几个月才满十八周岁,小学文化,农民。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令民警感到吃惊的是:伍某携带毒品竟是受母亲的指使。后在伍某的多次交代中都提到:他本人并不情愿参与运毒,但在母亲的再三劝说下才勉强同意。母亲给了他们每人300元作为路费,并答应把毒品送到眉山后再分给他们每人500元作为犒劳。
伍某被公安民警“请”走的一幕,被相隔10米远的舅舅竟岗看在眼里,吓得他直冒冷汗。他跑出车站躲了起来,后打电话给姐姐竟非告诉了所发生的一切。为逃脱警方的抓捕,竟非和竟岗跑到西昌、成都躲了起来。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网。铁路警方根据掌握的重要线索,于2011年5月5日和6月23日将东躲西藏的竟飞、竟岗分别抓获归案。
后悔不该指使运毒
“一想起我的儿子、弟弟为此事受牵连进了班房,我心里如刀割一般。每当夜色人静,我蜷缩在监房内的床上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恨自己,是我害了我的亲人……”竟非站在被告席上不断的啜泣,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万分。
1969年出生的竟非,女,小学文化,农民。案发前曾在西昌市经营一家旅馆生意,按理说像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维持基本生活不成问题。但她没有把握住自己,从第一次帮别人带“白粉”偿到了1200元的“甜头”后就一发不可收。据她供述,她曾五次帮别人带“白粉”,尽管每次都是提心吊胆,但都难抵挡“好处费”的诱惑。这次所带的两砣毒品,每砣可收取4000元“好处费”,只因自己手术后行动不便,不得已才指使儿子和弟弟携带的。
站在被告席上的另俩人是竟非的儿子伍某和弟弟竟岗。久别后他们相见在法庭上,此时此刻,悔恨、懊恼、自责一起涌在心上。
在法庭上,三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竟非的辩护人以其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为由,请求对其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伍某的辩护人以其系从犯,犯罪时未成年,认罪态度好,对公安机关抓获同案犯起了重要作用为由,请求对其减轻处罚。但这一切来得太晚了点,因为法律是无情的……
经审理查明,2011年4月1日7时许,被告人伍某携带一个装有毒品的黑灰色挎包与被告人竟岗一起,按照竟非的安排,在礼州火车站准备乘坐5620次旅客列车前往眉山。伍某在该站进站口因形迹可疑被民警挡获,民警当场从其携带的黑灰色挎包内查获海洛因671克。
法院认为,被告人竟非、竟岗、伍某明知是毒品而予以运输,其行为均已构成运输毒品罪。本案系共同犯罪,竟非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竟岗、伍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可依法予以减轻处罚。伍某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可依法予以减轻处罚。竟非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应从重处罚。三被告人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均可依法予以从轻处罚。
法院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和被告人的认罪态度,遂作出了上述判决。
毒品犯罪需社会再关注
毒品,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名词,多少人为它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依然有后来者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总结近三年来成都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的新特点,大致体现在:一是毒品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2009年审理毒品案件160多件,2010年达200多件,2011年高达近300件。二是涉毒数量不断增多,从两年前的零点几克、几十克到现在的上百克。三是涉案毒品均是新型毒品,以海洛因为最。四是涉毒犯罪人员日趋年轻化,女性犯罪明显增多。五是犯罪手段诡秘,多为单线联系,不抓现行难查处。
巨额利益的驱使,是毒品犯罪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针对国际毒潮不断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部分地区毒品犯罪不断蔓延的新情况,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法官提示:因毒品犯罪而导致家庭破裂、夫妻离异、父子反目的屡见不鲜;伴随着毒品犯罪而滋生的其他一系列犯罪严重妨害我国的社会治安,也对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是我国当前司法领域禁毒斗争的重中之重。
此外,全社会还应采取措施预防毒品犯罪。首先应从加强青少年的防毒、禁毒意识做起。学校应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了解毒品危害,自觉抵制毒品、远离毒品,并带动更多的青少年拒绝毒品;各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特殊作用,宣传我国的禁毒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毒品的危害性,让防毒、拒毒的观念深入人心;对戒毒成功者要追踪管理,在生活上、心理上给他们帮助,不歧视他们,让他们从心理上不再需要毒品,重获新生。
只有让全社会行动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打压态势,才能有效扼制住毒品犯罪。